Rent 20th Anniversary Production
在上篇里,我们把吉屋青年的书堆翻了个遍(书架早就被劈成木柴烧了),本篇将盘点他们的影单和歌单,认识一下Mark的偶像们,再来还原一场Roger的乐队演出。
【吉屋青年看什么】
1、从1968年的巴黎说起
在揭秘吉屋青年的观影列表之前,不如拨下快退键,回到1968年5月的巴黎。
马修是一名在巴黎学习电影的美国大学生,因对电影的痴迷,他与一对法国兄妹,纪尧姆和丹妮尔共同创造了一个只属于他们的小世界。他们天真地依偎在这个密闭的空间里,玩着无厘头的电影游戏,全然不顾窗外的世界,直到“五月风暴”将他们扔回混沌的街头。
《戏梦巴黎 (The Dreamers)》,2003
这是英国作家吉尔伯特·阿代尔(Gilbert Adair)以法国“68学运”为背景创作的小说《神圣的天真(The Holy Innocents)》里的故事。2003年,意大利导演贝纳尔多·贝托鲁奇(Bernardo Bertolucci)将这部作品搬上了大银幕,题为《戏梦巴黎(The Dreamers)》。片中的三位主人公谈论了许多经典影片与法国新浪潮电影,他们的影单与吉屋青年有着不少重合。例如,三人组的卢浮宫奔跑出自让-吕克·戈达尔(Jean-Luc Godard)1964年执导的电影《法外之徒(Bande à part)》,该片的法语片名取自短语 “faire bande à part”,意为“脱离群体去做一些事”,这与《La Vie Boheme》中唱到的“To being an us for once, instead of a them” 不谋而合,正是吉屋青年的座右铭。
《法外之徒 (Bande à part)》,1964
1968年已是法国新浪潮电影的尾声,同时也是战后欧美艺术文化的转折点。这场巴黎风暴最终演变为一场覆盖了全法国乃至包含意大利、美国在内的整个欧美社会的文化变革和艺术狂欢。作为一名导演,贝托鲁奇在他电影生涯的初期历经了这个激情四溢的年代,其特殊的文化印记由此融入他的创作。尽管身为意大利人,贝托鲁奇对法国情有独钟,他的不少作品都以这个一岭之隔的国家为舞台,比如在各种意义上都声名远扬的《巴黎最后的探戈(Last Tango in Paris)》(1972)。
贝托鲁奇“东方三部曲”
此外,贝托鲁奇执导的《末代皇帝(The Last Emperor)》(1987)、《遮蔽的天空(The Sheltering Sky)》(1990)和《小活佛(Little Buddha)》(1993)合称为“东方三部曲”。其中,《末代皇帝》让他为中国观众所熟悉,也使他成为首位被允许进入紫禁城拍摄电影的外国导演,另两部影片则将他对东方信仰的理解传达给西方社会。吉屋青年们对佛陀、瑜伽和冥想的认知离不开贝托鲁奇艺术性的阐释。
罗生门,1950
在《La Vie Boheme》点名致敬的三位电影导演中,贝托鲁奇是最年轻的一位,他的创作深受另一位“提名”导演黑泽明的影响。贝托鲁奇曾说:“是黑泽明的作品以及费里尼的《甜蜜的生活》激励着我成为一名电影导演。”而受到黑泽明启发的西方电影人不只有他。黑泽明被视作一位“比起日本性,不如说更具有西方性”的日本导演,自20世纪50年代就广受欧美观众和影届喜爱,就连在贝托鲁奇心目中与他并驾齐驱的费里尼(Federico Fellini)在看了《七武士》(1954)后也称赞他为“电影创作者的最佳典范”。不出意外,Mark早已把《罗生门》(1950)中蒙太奇手法的运用翻来覆去琢磨了千百遍,仍不断回味。
2、彩虹上的《绿野仙踪》
Why Dorothy and Toto went over the rainbow
to blow off Auntie Em?
《La Vie Boheme》中Mark和Mimi的这句唱词出自《绿野仙踪(The Wizard of Oz)》。这部美国作家弗兰克·鲍姆(L. Frank Baum)写于世纪之交的童话故事在出版两年后被搬上音乐剧舞台,其后再版的小说大多以音乐剧剧名取代了小说原题(The Wonderful Wizard of Oz)。1939年,《绿野仙踪》被改编为同名音乐电影,尽管发行之初票房惨淡,这部影片日后被广泛视为电影史上最伟大的作品之一。
《绿野仙踪(The Wizard of Oz)》,1939
我们有充足的理由确信,倘若只挑一部题为《绿野仙踪》的作品添入必看列表,吉屋青年们的选择一定是 1939 年版电影。这部摄制于彩色电影发展初期的影片用鲜艳明丽的色彩呈现出一个魔幻奇异的故事,仅在摄制技术与艺术表现上就已值得玩味,更重要的是,它是酷儿文化一个醒目的标识。
笔者摄于伦敦
一年一度的骄傲月过去许久,一些城市仍随处可见彩虹元素。1978年6月25日,由吉尔伯特·贝克(Gilbert Baker)设计制作的第一面彩虹旗(特指Gay Pride Flag,此前彩虹旗也用于象征和平)出现在美国旧金山的同志游行上,而他的灵感来源之一便是1939年《绿野仙踪》中朱迪·嘉兰(Judy Garland)演唱的《Over the Rainbow 》。
朱迪·嘉兰在《绿野仙踪》中饰演女主角多萝西·盖尔(Dorothy Gale)。在她的奇幻旅行中,多萝西结识了许多稀奇古怪的朋友,小说原作者借她之口说道:“The queerness doesn’t matter, so long as they’re friends.” 在小说发行的年代,“Queer” 一词被用于贬损LGBTQ群体,因而这句话无异于一句平权宣言,“多萝西的朋友们”也成为这一群体的代名词。
图源:Stonewall Then and Now, The Harvard Gazette (Public Domain Dedication)
【吉屋青年听什么】
1、约翰·凯奇与黑山学院
《La Vie Boheme》在点名致敬艺术家时大多有姓无名,其中有桑塔格、金斯伯格这样辨识度极高的姓氏,也有相对大众化的如凯奇。但当凯奇与康宁翰这两个姓氏同时出现,毫无疑问指的是美国音乐家约翰·凯奇(John Cage)与舞蹈家莫斯·康宁翰(Merce Cunningham)。
约翰·凯奇 (John Cage) 和莫斯·康宁翰 (Merce Cunningham)
对乐理略有了解的朋友们想必不会对勋伯格(Arnold Schönberg)这个名字感到陌生,这位音乐家对20世纪西方艺术的影响甚至从音乐延伸到了诗歌和绘画,而约翰·凯奇就曾师从于他。在1958年的一场讲座上,凯奇提起他与勋伯格的一段对话:
“在我跟随他学习已有两年后,勋伯格说:‘你必须向往和谐,才能创作音乐。’我向他解释说我对和谐并没什么兴趣。他告诉我,我迟早会碰上像高墙一样无法逾越的困难。我答道:‘那我就用毕生精力以我的头颅撞击那堵墙。’”
凯奇与传统背道而驰的艺术追求在这段对话里显露无遗,这使他成为战后先锋艺术的引领者之一,也是他备受吉屋青年们推崇的理由。1952年,凯奇创作了他最著名的作品《4分33秒》,这首曲子又被称作“4分33秒的寂静”,因为乐谱上没有一个音符,作曲家意在让人们倾听音符之外自然存在的声音,同时,演奏一首“无声”的乐曲无异于一场行为艺术表演。
凯奇坚信任何声响都可以是音乐,与他抱有相同想法的是舞蹈家莫斯·康宁翰。两人既是生活上的伴侣,又是艺术上志同道合的朋友。他们主张在作品里,音乐和舞蹈应各自拥有独立的生命。比起音乐,他们的合作对现代舞蹈的影响更是颠覆性的。
黑山学院,图源:State Archives of North Carolina
当吉屋青年们接连唱出康宁翰和凯奇的名字,这两个名字不单单代表着他们的创作,还是美国20世纪先锋艺术的缩影。而谈起美国先锋艺术,就不得不提到黑山学院(Black Mountain College)。这所位于北卡罗来纳州的实验性学院是美国先锋艺术的大本营,1933年至1957年间,曾有上千名艺术从业者在这所学院学习或任教,其中便包括凯奇和康宁翰。不同于普通的艺术院校,黑山学院没有固定的学制、课程和评分标准,也没有传统意义上的师生关系,老师和学生们在艺术创作之余还要在田地、厨房里共同劳作,将艺术融进自给自足的生活。最终,这座艺术的乌托邦迫于债务而关闭,这种近似于波西米亚式的群体生活由学院走向边缘,在日后的格林威治村、东村不断重现,就如吉屋青年们的居住地也可以被称作“90年代版黑山学院Alphabet City分校”。
2、属于“X世代”的乐队
论音乐,吉屋青年当中最有发言权的一定是前乐队主唱Roger。要复刻Roger的乐队,首先得翻一翻他的歌单。身为90年代的摇滚青年,哪能不听点垃圾摇滚(Grunge Rock)?当时(现在也是)知名度最高的Grunge乐队当属Nirvana,尽管在《吉屋出租》首演的1996年,Nirvana早已因主唱兼吉他手科特·柯本(Kurt Cobain)的死而解散,他们的音乐始终在摇滚文化中占有一席之地。1991年,Nirvana的单曲《Smells Like Teen Spirit》意外地将这支乐队带入主流乐坛,他们瞬间成为了“X世代”的代言人。
Nirvana in 1993, by Anton Corbijn
所谓“X世代”,指的是生于20世纪60年代中期至80年代初的一代人,其中自然包括吉屋青年们。他们成长于社会价值剧变的时代,社会对孩童的关注倾斜到大人的身上,性革命如火如荼的同时离婚率飙升,使他们成为“被漠视的”、“不满的”“钥匙世代(Latchkey Generation)”。这群年轻人是20世纪末另类摇滚(Alternative Rock)运动的主导者,这种音乐风格源于70、80年代的独立地下音乐,概念相当广泛,Nirvana所属的Grunge就是其中一支。“另类”一词原本意在与主流摇滚乐划分界限,有趣的是,它最终却成为了“主流”。
Sex Pistols, by John Mead
除了Nirvana,R.E.M、Sonic Youth、Blur 等等都是“X世代”的乐队,这些风格各异的乐队之中,最接近拉森(Jonathan Larson)心目中Roger前乐队的或许是Sex Pistols。关于这支朋克乐队,最最著名的除了那首《God Save the Queen》,还有席德和南希(Sid & Nancy)的故事。尽管无法断言Sid是Roger的原型,他们的故事与Roger和前女友April的故事充满了相似之处,而在《La Vie Boheme》中向Sex Pistols致敬,或许是作者有意安排的小彩蛋,以满足我们对Roger乐队的好奇。
Rent 20th Anniversary Production
‘The music ignites the night with passionate fire’
‘The narration crackles and pops with incendiary wit’
Zoom in as they burn the past to the ground
And feel the heat of the future’s glow
——Rent
盘点了这么多,不如重温一遍《La Vie Boheme》,听吉屋青年用他们的声音喊出这些在穷困潦倒的日子里替代暖气燃起火焰(既是精神上的也是物理上的)的名字和信念,以及它们背后许许多多《吉屋出租》式的故事。
友情提示:该交的房租还是得交啊!!
编辑:Ageha
校对:Galaxy
排版:Grinner
*注:iMusical原创内容,转载及合作请至后台联系小编。